基于“云計算”模式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監管系統
系統背景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方面事故頻發,三鹿“毒奶粉”、上海“黑饅頭”、雙匯“瘦肉精”等等,涉及門類多,影響范圍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食品從生產到流通缺乏有效的監管,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手段依然薄弱,尚不能有效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經歷了養殖種植、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現行的“分段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涉及諸多部門,食品的生產經營存在農業、質監、工商、商務、衛生、藥監等多部門監管現狀,容易出現重復監管或監管盲區等問題,如協調組織難、溝通難、合作難,極易出現責任不清和推諉扯皮現象。因此建立一套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技術規范及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云計算是時下最時髦的詞匯,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數據中心的運行更是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資源能夠被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屆時,企業或個人將不再需要在網絡終端安裝大量套裝軟件,而是通過Web瀏覽器接人到一種大范圍的、按需定制的服務——即“云服務”。這意味著,計算能力將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
人口眾多是中國大城市的共性,因此,依照建立一套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技術規范及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要面對海量用戶,要保證每個用戶都能隨時隨地訪問所需信息,這對傳統的IT基礎設施架構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引入云計算的應用,建立一套基于“云計算”模式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統。
系統優勢
●利用云計算模式有能力集中分段監管的海量信息資源,為監管部門提供全面的、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實現全程管理的信息互通。
●利用云計算中心提供的超級存儲及處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可供社會共享的食品安全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共享食品安全資源。
●云計算中心可以極大減少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的重復投資。
●云計算的按需分配服務具有獨特優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充分滿足各種消費者的個性化需要。
系統結構拓撲圖
應用價值
●引入云計算,為可追溯系統提供技術保障
●引入云計算服務為建立可追溯系統提供了可能性,為食品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反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加強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
●規范經營主體索證索票,強化政府監管及經營企業自律行為,實現商品從生產到流通,以及最后消費環節的全程透明化,做到銷售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安全可追溯的統一機制。
●引導食品經營主體行業自律
●食品安全可追溯監管系統針對經營主體購銷臺帳、索證索票進行監管,強化職能部門監管及消費者參與監督引導行業自律。
●保護生產單位渠道、降低經營主體經營成本
●為食品經營主體維護銷售渠道,有效防止假貨、竄貨等行為,使用電子證照可免去復印票證、打印供貨憑證工作,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可對有質量問題或存在較大缺陷的食品實現定向召回
●一旦發生責任事故,可通過追溯體系,迅速召回商品,避免事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