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食品可追溯 才是食品安全的出路
上海福喜集團過期肉事件再一次挑戰食品安全底線,食品安全危機再出現。讓我們也不禁擔憂: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食品安全事件發生?食品生產過程有沒有人監管?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許多企業不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時候對食品安全不關心,只顧生產產品賺取利益,但是一旦發生食品不安全事件,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系,就避之不及,紛紛出面澄清。但是口說無憑,一旦消費者對企業失去信任,無論企業用什么方式昭告天下說自己的生產流程沒有問題,也難以挽回消費者的信任感。所以現在很多企業開始采用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即使出現問題,也能用產品全程有數據記錄的事實說話。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挽回消費者信任。
通過手機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消費者通就可以看到該食品從原料采集到生產加工,到物流運輸全程信息,對吃到嘴里的東西不再是一無所知。這種食品追溯碼相當于該食品的“身份證”,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它承擔了該食品所有信息,原料來源,加工過程,生產日期,保質期,能量及營養成分,適用人群等等,都可以通過這一個小小二維碼掃出來。
新食安法修訂草案中明確表示,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協作機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建立食品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體系。
一再發生的食品安全危機告訴我們,食品追溯體系的建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不管是國家和食品企業都要往這個方向努力,爭取早日建起適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障國人餐桌安全。目前市場上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臺,架起了普通消費者、食品生產企業、相關監督職能部門之間的橋梁,實現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透明可追溯。可以推斷,小小的食品追溯二維碼可能是保證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方法。